• 观看记录
    •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

    资讯 连续看了两天的短剧,我感觉自己病了
    首页 资讯 连续看了两天的短剧,我感觉自己病了

    连续看了两天的短剧,我感觉自己病了

    清晨,很早就被父亲叫醒。

    他捧着带着晨露的茶尖,兴奋地和我说着:“这茶要晒足太阳,吹够山风,急着烘干的,都带着火气,不好喝。”

    我随意应着,可盯着手机屏幕里刚更新的短剧,手指已经无意识地划到了下一集。

    这是我连续看短剧的第二天,眼睛酸胀得像蒙了层雾,心里却空落落的,像被掏空的山谷。

    突然惊觉:我好像病了。

    不是发烧咳嗽的那种病,是心里长了草,眼里蒙了尘,连风从耳边吹过,都听不出是春天的声音了。

    莫非这些“上头”的短剧,就是山谷里的速生野草!

    不知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?本想睡前看一集短剧放松,结果“再看十分钟”变成了凌晨三点;

    明明知道剧情是“霸道总裁爱上我”的老套,却还是忍不住为男女主的吻戏心跳加速;

    甚至走在路上都在想“下一集女主会不会逆袭”,连脚边的野花什么时候开的都没注意。

    据悉,现在6.96亿人都在看短剧,占了网民总数的七成。它们像山谷里突然长满的速生野草,几天就铺天盖地。

    十几分钟一集,剧情永远反转,爽点密集得像暴雨打在铁皮上,“甜感”“虐感”“爽感”精准戳中神经。

    有个词叫“嗑瓜子效应”,说的就是这种感觉:嗑瓜子时停不下来,因为每颗瓜子都能立刻带来“甜”,可嗑完整袋,手累嘴干,心里却空落落的。

    我这两天就像被按了“自动嗑瓜子”键:看完《赘婿逆袭》看《战神归来》,刚为“萌宝寻爹”流泪,又为“姐弟恋”尖叫。

    手机屏幕亮得像白天,窗外的天却悄悄黑了;

    短剧里的人爱得死去活来,我却连父亲分享的小惊喜都懒得顾及与回应。

    我们为什么会对“假故事”上瘾?

    李叔养了一辈子蜜蜂,他说:“蜜蜂采蜜要飞十里地,赶花期时天不亮就出门,可你要是把糖直接倒进蜂箱,它们就懒得飞了,最后连蜜都不会酿了。”

    短剧不就是倒进蜂箱的“糖”吗?

    它把生活里需要慢慢熬的“苦”和“甜”,都熬成了速溶糖浆。

    现实里升职要拼三年,短剧里主角三天就能逆袭;现实里感情要磨合五年,短剧里三集就能“从陌生到结婚”;现实里的委屈要自己消化,短剧里主角一句话就能让反派跪地求饶。

    这些“即时满足”像止痛药,暂时缓解了生活的焦虑,可药效过了,心里的窟窿反而更大了。

    网上有人这样留言:“我每天加班到十点,只有看短剧时才觉得自己‘活着’。”

    可你发现没?短剧里的主角永远在“拯救世界”,而我们在现实里连“拯救自己的睡眠”都难;

    短剧里的爱情永远“非你不可”,而我们连“好好吃顿饭”都要边看手机边狼吞虎咽。

    我们沉迷在别人的故事里找“爽”,其实是在逃避自己的生活。

    就像躲在山谷的山洞里,听着外面的风雨声,以为不出去就不会淋湿,可山洞里的潮湿,早把骨头都泡软了。

    于是,我决定放下手机,去山谷里走了走。

    溪水在石头上撞出白花,野杜鹃开得像一团火,远处的竹林里传来斑鸠的叫声。

    突然想起小时候,蹲在田埂上看蚂蚁搬家能看一下午,现在却连等一杯茶泡开的三分钟都嫌长。

    原来生活本身,比短剧精彩多了。而真正的“生活爽剧”,往往藏在我们忽略的细节里。

    加班回家时,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,那是“努力生活”的形状;

    妈妈发来的老家门口照片,几颗新种的果树长势喜人,那是“被人惦记”的温度;

    甚至连吵架后和爱人的和解,虽然没有短剧里的“霸总式道歉”,却有笨拙的拥抱和眼里的红血丝。

    这些真实的“小确幸”和“小委屈”,才是能在心里扎根的东西。

    生活的不易,并不能成为让人们变得复杂的借口,一万次悲伤,依然会有dream。

    只要心怀梦想,始终如一地专注,人总是能够用简简单单的牧歌心态,去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复杂难题。

    这种牧歌心态应该像茶树一样,晒足太阳,吹够山风,不慌不忙地长出芽头;

    也应该像老井一样,白天蓄水,晚上沉淀,永远有清甜的泉水;

    是知道“慢慢来”不是偷懒,而是为了走得更远。

    邻居家的小姑娘最近在学画画,她把短剧里的“霸总”画成了戴着斗笠的茶农,把“甜宠女主”画成了采花的山姑。

    她说:“短剧里的人都住在玻璃房子里,好看却不结实,我想画住在泥土里的人。”

   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该有片“自留地”,不种“速生野草”,而是种“慢生根的树”。

    可以是每天花十分钟写日记,把“今天的不开心”埋进土里;

    可以是每周学一道菜,听着油锅里的滋滋声,感受“烟火气”;

    甚至只是抬头看看云——看它们从“兔子”变成“棉花糖”,再变成“大山的影子”,这种“没用”的事,恰恰能让心变得踏实。

    短剧导演说“要让观众3秒入戏”,可生活不是戏。

    它没有“进度条”,却有“四季轮回”;没有“爽点设计”,却有“久别重逢”的暖;没有“主角光环”,却有“做自己”的自由。

    就像山谷里的路,有时平坦,有时陡峭,可走着走着,你会发现路边有野果,头顶有星星,脚边有蚂蚁在搬家。

    这些“不精彩”的瞬间,其实藏着生活最本真的“甜”。

    最后想问问你们,最近一次“放下手机,认真生活”是什么时候?

    是在厨房等水开时,突然闻到了米香?还是在下班路上,抬头看见晚霞染红了天?

    又或者,是给妈妈回了条微信,听她絮絮叨叨说“今天的菜价涨了两毛”?

    请把你的“真实小确幸”留言告诉我吧。让我们一起把心里的“速溶糖浆”倒掉,重新种上“慢生根的树”。

    毕竟,生活这出“剧”,主角是你自己,而真实的你,比任何短剧都精彩。


    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    上一篇
    《凡人修仙传》:最符合原著的十个角色,墨彩环排在第二位
    下一篇
    《凡人修仙传》登顶奈飞全球榜,东方奇幻引爆海外收视

    评论

    共 0 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