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观看记录
    •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

    资讯 《伟大的长征》未播先火,于和伟演毛主席,这才是观众想看的剧
    首页 资讯 《伟大的长征》未播先火,于和伟演毛主席,这才是观众想看的剧

    《伟大的长征》未播先火,于和伟演毛主席,这才是观众想看的剧

    2025年8月1日建军节,浙江横店影视城迎来一部主旋律重磅作品,《伟大的长征》开机座谈会。

    《觉醒年代》原班主创团队,导演张永新,主演于和伟张桐、曹磊等再度携手。



    导演张永新强调创作核心是“在大主题下表现人性的伟大”,这一理念延续了《觉醒年代》将历史人物还原为鲜活个体的叙事传统。

    01、 创作背景及阵容

    献礼长征胜利90周年与建军100周年,打破传统“中央红军主线”局限。

    首次涵盖红一、二、四方面军、红二十五军、南方游击队等多路红军历程。

    剧情延伸至“西安事变”,诠释“长征永远在路上”的精神延续。



    导演张永新的代表作是《马向阳下乡记》《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》《觉醒年代》。

    其风格是叙事严谨细腻,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关系的刻画,使故事引人入胜。

    党史专家陈晋担任总编剧,之前由他担任总编剧之一的《问苍茫》已展现其平衡史实与戏剧的功力。

    此次挂帅长征题材,将延续其“历史褶皱中的生命温度”。



    整个剧组筹备工作历时三年,美术团队5次、编剧团队4次重走长征路深度采风。

    他们跨越九省两万公里,实地考证文物和口述史。

    导演张永新说:我们的红军爬雪山、过草地,一步一步量出来的两万五千里,是人类的史诗,是我们这个民族,最美最光辉的图腾。

    02、 演员突破性选角:更人性化的表达

    毛主席(于和伟 饰)

    从《觉醒年代》陈独秀到长征时期的毛主席,跨度惊人。



    于和伟自述花费半年研究青年毛主席向领袖蜕变期的思想,尤其关注其在湘江战役后的气质转变。



    在隔壁的《浴血荣光》剧组,王仁君也将饰演同一时期的毛主席。

    谁是唐国强后最好的教员饰演者?待两剧上映,或将引发讨论。

    周总理(曹磊 饰

    继《觉醒年代》鲁迅后再塑重要历史人物。



    曹磊特意研究周总理在长征期间带病行军的细节,包括用担架指挥时依然保持文书整洁的习惯。

    周总理儒雅与刚烈并重,既有“相忍为党”,亦有湘江战役怒斥李德的爆发力。



    参考其塑造的鲁迅冷峻、深邃,另外他还在《浴血荣光》中饰演蒋介石,可见其优秀的塑造人物能力已被业界广泛认可。

    朱老总(何政军 饰)

    从《亮剑》政委赵刚到朱老总(他还在《觉醒年代》中饰演顾维钧),初看气质是不是有点不搭?



    不过,看了他在座谈会上的定妆照后,笔者打消了疑虑。

    作为红四方面军后代,何政军在开机座谈会上坦言“有责任传递先辈精神”。



    这是他首次饰演朱老总,将重点刻画总司令三过草地的艰难抉择,尤其展现其与张国焘路线斗争时的韧性。

    蒋介石(王劲松 饰)

    王劲松曾在《光荣与梦想》和《大决战》中塑造过蒋介石。



    不仅造型占据优势,而且他对这位复杂多面人物的塑造极为成功,情感细腻、层次丰富。

    他在座谈会上表示,一定会尽全力,把这个戏呈现给大家。



    张学良(张晚意 饰)

    从《觉醒年代》革命者陈延年,到充满争议的少帅张学良,对这位青年演员的挑战极高。



    张学良是左右历史的关键人物,剧情将聚焦他在1936年西安事变前的心路历程。

    张晚意将努力还原少帅对“剿共命令”的动摇,及爱国初心。

    张桐在《觉醒年代》中塑造的李大钊深入人心,并助其顺利完成转型。



    推测他在本剧可能出演张闻天(洛甫),角色呈现出知识分子领袖的彷徨与坚定,并且在上一版《长征》中戏份吃重。

    万茜作为军人家庭出身的演员,在《特种兵之火凤凰》中饰演卧底侦查员安然,还在《十送红军》中饰演过文艺兵戴澜。



    若延续这类角色,可能出演中央红军30位女战士中的蔡畅或康克清。

    后者是朱老总的夫人,在真实长征中曾身背4支步枪(约15公斤)攀越雪山。

    李乃文的表演气质亦正亦邪,可能饰演关键叛变者张国焘。

    他特有的表演特质,适合刻画历史漩涡中的矛盾抉择者。



    另外,本剧还有郭广平、成泰燊、黄晓明、陈永胜、刘奕铁史彭元等演员参演,可谓是群星荟萃。

    03、 教员特型演员的传承与突破

    古月作为烈士遗孤,也是出演毛主席次数最多的演员之一。

    其表演充满对领袖的情感投射,如《大决战》中躺在草垛谈笑的和蔼,或《四渡赤水》大胜后的开怀。





    叶帅亲自选定他时看中的正是这份质朴的亲切感,及令后来者无法超越的形神兼备。

    古月之后,唐国强无疑是佼佼者。

    从1996年电影《长征》确立地位,之后创造性地用普通话替代方言,专注刻画领袖的“严谨与霸气”。



    在《建国大业》谈判戏中,他设计“喉结吞咽、沉默一两秒”的细节表现悲痛,这种克制的表演成为银幕经典。

    那么,谁来接唐国强老师手中的旗呢?

    算上正在热播的《浴血荣光》,王仁君已经五次饰演毛泽东。



    通过深入研究史料、体验革命生活和老红军交流,他塑造的教员有血有肉、真实可信。

    而本次新剧座谈会最大的亮点和争议,莫过于演员选角的突破性,以于和伟饰演毛主席最具代表性。

    古月之后,无论是唐国强,还是王仁君,虽转向神似但仍需兼顾外形框架。



    到了于和伟,似乎在执行“抓其神而释其形”的理念,演员以思想共鸣和精神气质来传递教员的人物魅力。

    这无疑是一种去符号的以人为本的表达,至于成果如何,有待作品来检验。

    当然了,摆在《伟大的长征》面前,还有2001年的《长征》,这是一座高山,想要翻越,也要有不怕困难的长征精神。





    后记

    “长征何以永远?今天我们拍的这部剧,就是要回答这个命题”,导演张永新在座谈会上严肃地说。

    他还分享了一个令其落泪的红军故事。

    过草地时,一个近乎一丝不挂的年轻战士倒下了,摆在他身边不远处的是筚路蓝缕却整整齐齐的红军军装。



    他的目的明确,要把身上唯一有用的物件传递下去,让自己的战友代自己前行。

    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红军战士,在这一刻展现的就是人性的伟大和高贵。

    这种“人性的伟大”,无疑是值得被永远传递的长征精神。(撰文:木未舟)


    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    上一篇
    书卷一梦:宋一梦与南珩洞房,编剧黑化揭露南珩强改命运的真相!
    下一篇
    8月6日追剧日历,6部热播剧更新,古装剧《锦月如歌》今日开播

    评论

    共 0 条评论